1. 首页 / 育儿

夫妻双方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生育第二个孩子政策有望在近期重启

夫妻双方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生育第二个孩子政策有望在近期重启

  “"单独二胎"政策确实在重启,但具体的实施方案尚未最终确定。”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对本报记者表示。他预计,届时分省份、分批次实施“单独二胎”的可能性将更大。

  对此,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回应本报记者的求证时称,他尚未得到授权发布有关信息。

  开放“单独二胎” 曾有“三步走”方案

  据接近国家卫计委决策层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实际上,国家卫计委已经重启“单独二胎”的方案,最早今年底、最晚明年初或可开始试行。相关权威专家进一步透露,一项“更为大胆”的方案也在酝酿中,那就是2015年,即“十二五”结束之后放开“二胎”政策,即届时夫妻双方,无论是否是独生子女,均可生育第二个孩子。

  本报记者获悉,至迟从2007年开始,数家官方的研究机构就已接受国家人口计生委的委托,就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展开调研。2010年1月6日,国家人口计生委下发的《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征求意见稿)》提到要“稳妥开展实行"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政策试点工作。”

  关于启动“单独二胎”政策,当时占主流意见的是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翟振武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制定的分省份放开的“三步走方案”:即从2011年开始,首先开放东北地区及浙江等省试行“单独”二胎政策;第二步,放开京沪等省份;第三步,在“十二五”(2015年前)内,实现全国全部放开“"单独"生育二胎”政策。

  翟振武曾在2011年4月26日应邀在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上讲解人口问题。翟的这一方案,曾得到原国家人口计生委主要领导的支持,在2010年下半年经过修改微调后曾提交国务院。

  之前,以独生子女政策为核心内容的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严格推行。其间略有微调,如放开“双独二胎”(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及部分省份农村地区实施的“一孩半”政策(第一个孩子为女孩,可生育第二个孩子)等。

  原国家人口计生委的统计资料表明,2011年之前,独生子女政策覆盖率大概占到全国内地总人口的35.4%;“一孩半” 政策覆盖53.6%的人口;“二孩政策”覆盖9.7%的人口(部分少数民族夫妇;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也可生育两个孩子);三孩及以上的政策覆盖了1.3%的人口(主要是西藏、新疆少数民族游牧民)。

  两年前一度搁置近期再入议程

  开放“单独二胎”政策的酝酿,曾在2011年接近成熟。当年5月,国家人口计生委下辖的中国人口发展研究中心提交《关于〈完善单独政策初步测算报告〉的报告》。同年7月在乌鲁木齐召开的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半年工作暨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形成共识:在自愿原则下,可选择一些试点省份进行“单独二胎”试点。

  广东、上海等省市也曾表态,希望首先在各自的省市进行试点。

  然而反对放宽人口政策的声音也层出不穷。如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等人认为,中国应该推行更为严厉的“独生子女政策”,即:“城乡一胎、特殊二胎、严禁三胎、奖励无胎”;并将总人口逐渐减至5亿人左右。

  政府机构中也有一些反对者。他们的理由大致相近:担心放宽生育政策会导致人口突然增加,不利于环境、资源、城镇化、就业、人均国力和人均生活水平等很多问题的解决。有的政府经济部门甚至担心人口总数增加,会导致人均GDP下滑等。

  一位国家人口计生委的重要官员曾对记者介绍,“单独二胎”政策还遭到了几个省份省委书记的反对。

  反对声音一度占上风,加上之后计生系统重要人事的连续变更,以及2012年“十八大”召开和随后的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众多因素,致使“单独二胎”政策被搁置下来。

  今年3月,国务院进行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国家人口计生委与卫生部合并成立国家卫计委。此后,“单独二胎”政策又再度被纳入议程。

  不过,生育政策如何调整和实施,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变数,即政策调整的主导职能归属哪一部门。

  今年3月14日,新华社授权发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有“将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拟订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及人口政策职责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表述。当时外界曾解读为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主导权将归于国家发改委。

  但6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卫计委“三定”方案中,又明确“负责完善生育政策”属于卫计委的重要职能之一。同时,方案中列出的“取消的职责”一栏中,也没有此前曾提到的“制定人口政策”的内容。

  7月29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秘书长李朴民在回答本报记者关于人口政策制定主导权是否已归属发改委的提问时表示,这方面的“三定”方案正在制定中”,制定者是中央编办。

  有接近国家卫计委决策层的人士则向本报记者解释称,人口政策制定的职能即便最终确定归发改委,这和“负责完善生育政策”的职能归卫计委,两者之间也并不矛盾。“生育政策与人口政策存在一定的差别,后者更为宏观,也较虚;前者更为具体、实在。”这位人士说。

  人口数据支持生育政策调整

  主流的人口学家们认为,放宽生育政策不会导致人口激增,还能带来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化,缓和社会矛盾等诸多益处。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当时的国家计生委选取了甘肃省酒泉市、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河北省承德市、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四个地区的农村进行全面“二胎”试点——即无论夫妇双方是否为独生子女,也无论他们的第一胎性别,都可以生育第二胎。

  试点的结果显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酒泉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一直低于甘肃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并未出现反对者所担心的人口激增。

  2010年11月进行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主要数据,也被外界认为是有利于推动中国人口政策的放宽调整。

  这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至2010年11月1日,中国内地总人口为13.40亿人;年均增长率0.57%(2000-2010年);60岁及以上老人比例为13.26%;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06(女为100)。

  出生率方面,2000年至2010年年均增长0.57%,较之上一个十年——1990年-2000年的1.07%年均增长率,下降接近一半,幅度惊人。

  同时,人口学界更看重的指标——“总和生育率”,即平均每位妇女一生生育孩子的数量。一般认为总和生育率为2.1时,代际之间人口更替将大致均衡。在此之上,人口逐渐增加,在此之下则减少。

  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副院长、统计学教授徐世英的团队,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直接计算出来的总和生育率结果是1.18,远远低于2.1。这一结果为各方认可。

  即使考虑到漏报等因素,本报记者所采访到的众多统计学者、人口学者,给出的“最乐观”数字,也只有1.65。

  老龄化方面,对于老龄化社会界定的标准是:如果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还可以细分:当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数的10%-19%为轻度,20%-29%为中度,30%及以上则为重度。

  当前,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比例达到13.26%,已属于“轻度老龄化”。

  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情况下是103-107(女为100)。1980年以前,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正常,波动在105-106间。而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30年后的2010年,这一指标已上升到118.06。

  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的直接后果就是,数千万男性“光棍”的出现。

  根据人口普查资料等计算的结果是,到2020年,中国约有11200万25岁-35岁的男青年,而相应20岁-30岁的女青年约有7200万。届时,光棍可能超过4000万人。或者说,不到3位适婚男性中就有1位单身。

  相比之下,甘肃酒泉的农村地区自进行全面“二胎”试点以来,出生人口性别比近年来已回到106.30、106.83的正常水平。

  对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问题,2007年1月时任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曾公开表态说,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传统重男轻女观念的根深蒂固。这一问题与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有一定关系,但计生政策只是加剧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状况,并不是说实行计生政策就必然导致性别比的偏高。

  其实早在“六普”数据发布前,包括时任国务院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内的数位官员就曾预计,“六普”主要数据出炉之时,“单独二胎”政策实施的时间表也将确定。

相关推荐

  • 爱孩子 就给他一次提升自我的旅行

    爱孩子 就给他一次提升自我的旅行

    爱孩子 就给他一次提升自我的旅行,孩子,锻炼,食物,旅游,知识,地方,带孩子,准备,旅行,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生理上的放松,更是心灵上的升华。孩子在面对外面的世界时总会有些收获,他们会对世界产生全新的认识,会带给父母们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带孩子去旅游,无论如何安全问题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带孩子去旅游可以让他得到很多在学校和家里无法得到的锻炼,比如身体上的磨练和适应力的提高。这些锻炼往往在旅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储存在孩子的脑海里。旅行的意义NO1.锻炼独立能力...

  • 孩子性格培养记 少不得家务

    孩子性格培养记 少不得家务

    孩子性格培养记 少不得家务,孩子,喜欢,妈们,玩具,年龄,时间,方法,培养孩子,现代家庭,孩子的数量普遍较少,所以导致父母爷爷奶奶溺爱孩子的现象非常严重。不要说让孩子做家务了,爸爸妈妈们甚至都不舍得责骂孩子一句。但是爸爸妈妈们知道吗,做家务是培养孩子好性格的关键因素。从小让孩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孩子长大了才能更加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孩子做家务的重要性·让孩子做家务可以减少孩子玩耍的时间,现在智能设备越来越多,很多孩子花大量的时间在手机﹑电脑﹑游戏或是其它玩具上...

  • 流产会影响下一次生育吗

    流产会影响下一次生育吗

    流产会影响下一次生育吗,流产,怀孕,流产后,女性,健康,身体,生育,正常,女性流产后担忧自己的生育问题是很正常的现象。许多夫妇都想流产后再次尝试怀孕,但是夫妻俩一定不能着急,因为流产的女性想要恢复身体是需要时间的。不过说到底,流产后怎样再次生育是大多数夫妻共同关注的问题。什么是早期流产 大部分的情况下,流产都会出现在怀孕初期,这也是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早期流产的原因。通常情况下,流产发生在怀孕第12个星期内的原因是由于染色体异常。但是庆幸的是,我们从来没有发现这种...

  • 妈妈活跃 孩子活跃度更高

    妈妈活跃 孩子活跃度更高

    妈妈活跃 孩子活跃度更高,孩子,妈妈,情况,妈们,环境,原因,喜欢,学龄,爸爸妈妈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无精打采,看到孩子活蹦乱跳,这是父母最开心不过的事情了。学龄孩子活跃与否,到底取决于哪些因素呢?新的研究给出了一个方向:妈妈自身的活跃度会影响孩子是否活跃。那么除了妈妈的因素外,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孩子的活跃与否呢?妈妈的活跃情况影响孩子研究表明,妈妈自身的活跃情况会影响孩子的活跃情况,也就是说活跃的妈妈养的学龄宝宝也会比较活跃。然而,研究人员并没有直接指出,喜欢...

  • 批评子女莫伤了孩子自尊心

    批评子女莫伤了孩子自尊心

    批评子女莫伤了孩子自尊心,孩子,妈妈,教育孩子,教育,要孩子,时间,时候,封闭,面对调皮捣蛋的孩子,你该如何应对呢?批评也许是爸爸妈妈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了,但是不是所有的批评方法都是正确的。不适当的批评不仅起不到纠正孩子错误的效果,反而伤了孩子自尊心。以下四类批评方式是父母常用,却对孩子无益的,爸爸妈妈,如果你也中枪了,就要尽快改过来哦!类型1: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批评如果你认为孩子太小而不在乎自尊心,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他们同样能理解羞愧、受伤、沮丧等各种情感,如...

  • 灾难突袭 我们如何向孩子开口

    灾难突袭 我们如何向孩子开口

    灾难突袭 我们如何向孩子开口,孩子,妈妈,正常,信息,心理,儿童,年龄段,年龄,3月24日,马航失踪17天后,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马航MH370航班坠毁于南印度洋,无人幸存。但,搜寻,仍在继续;亲人,仍在等待。灾难的发生总是让我们措手不及,地震、海啸、空难,灾难,孩子渐渐变得不再陌生。因为,孩子们开始知道,那一次,就是再也见不到某个人的那次。这个世界是浪漫的,也是现实的,是美丽的,也是残酷的。当一次次或自然、或人为的灾难轰然而至,都代表着离别、伤痛和泪水。而就在...

  • 盲目让幼儿学外语是害了孩子!

    盲目让幼儿学外语是害了孩子!

    盲目让幼儿学外语是害了孩子!,导致,孩子,心理,早期教育,环境,自闭,标准,幼儿,唱歌跳舞等才艺在幼儿中已经屡见不鲜了,现如今,父母们把幼儿的才艺扩展到学习外语方面。幼儿用稚嫩又清脆的声音说外语确实让人惊讶,但是这样对于幼儿来说真的好吗?根据一些科学研究,小编在这里给父母道一道盲目让幼儿学习外语的弊端。弊端1:混淆语言,两样都学不精幼儿从小到大所处的坏境中,大家都是在讲母语,所以幼儿学母语的速度会相对来说比较快。那么学习外语,幼儿是否存在一些障碍呢?事实上,幼...

  • 手机不离身 孩子健康没保证

    手机不离身 孩子健康没保证

    手机不离身 孩子健康没保证,手机,孩子,危害,儿童,发育,视力,神经系统,造成,手机,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普遍都会接触到的通讯工具,有的孩子甚至拥有不止一部手机。众所周知,手机对人体的危害很大,不仅对身体有伤害,还会给身心健康带来影响。爸爸妈妈,你们知道手机还会影响孩子的记忆力吗?你们还敢让孩子天天玩手机吗?我们在公交上、地铁上很多次看到小孩捧着手机在玩游戏、看动画片。或许你会怀念自己的童年,没有手机,没有游戏,但你仍然怀念它。现代科技的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

  • 孩子入园跟着学坏怎么办

    孩子入园跟着学坏怎么办

    孩子入园跟着学坏怎么办,宝宝,坏习惯,孩子,注意力,妈妈,什么样,方法,教育孩子,宝宝上幼儿园之后,会学到与人交流方面的很多经验,但与此同时,宝宝也会沾染其他小朋友的一些坏习惯,比如说脏话、骂人、自私等。当妈妈发现宝宝在幼儿园“学坏”了,该怎么办呢?没关系,小编已经搜罗了宝宝在幼儿园“学坏”的常见原因,了解了根源之后就可以“对症下药”啦!宝宝为什么在幼儿园“学坏”√模仿其他小孩的坏习惯宝宝的模仿能力很强,但是判断能力却很弱,在宝宝模仿好行为的同时,不免也会学...

  • 报告惊现7成孩子饿着去上学

    报告惊现7成孩子饿着去上学

    报告惊现7成孩子饿着去上学,孩子,早餐,不吃早饭,食物,肚子,不吃早餐,导致,时间,一项惊人的调查显示,七分之一的孩子饿着肚子去上学,学生吃饭一直是个居高不下的话题。在英国,父母每天尽力准备好早餐,但仍有820000个孩子至少一周一次被迫不吃早餐。该现象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许多爱心人士为此开展活动,贡献他们自己的力量。不吃早饭去上课造成的影响根据研究,去年,28%的老师称,越来越多的孩子没吃过东西就来上课了。孩子不吃早餐一年会损失520万英镑,因为他们无法集中...

  • 孩子一发烧就该去医院吗

    孩子一发烧就该去医院吗

    孩子一发烧就该去医院吗,孩子,发烧,去医院,严重,治疗,疾病,医院,接种疫苗,如果你宝贝的额头烧着,你会觉得揪心,这是很自然的。孩子发烧一般都不严重,但有时候会严重到需要立即送孩子去医院。孩子的年龄、发烧的程度、发烧的持续时间以及其他伴随症状等因素影响着你要不要送孩子去医院的决定。1.发烧以及正常体温发烧是人的身体在与疾病做斗争的标志。根据美国小儿科学院的说法,华氏100.4度表示在发烧。直肠温度测的是孩子的臀部。对于小于3岁的孩子,它是最准确的。口腔温度和在...

  • 揭秘孩子为什么不走路

    揭秘孩子为什么不走路

    揭秘孩子为什么不走路,孩子,时候,导致,时间,婴儿,生后,异常,发育,走路是孩子们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在同一个时间学会走里的,你的宝宝踏出第一步的时候可能会有几个月的差异。有些宝宝走路早,有些宝宝走路晚。那么,如果孩子不走路的话怎么办呢?孩子不走路的原因是什么呢?1.年龄当孩子们还不够大的时候或者是还没有达到某些发展的里程碑的时候是不能走路的。2009年9月《科学美国人》里的一篇文章指出,大多数的哺乳动物的大脑在还在子宫里的时候就已经...

  • 4步教会你检查孩子的心跳

    4步教会你检查孩子的心跳

    4步教会你检查孩子的心跳,孩子,时候,静息心率,脉搏,健康,正常心跳,新生儿,医学,成年人的正常心率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同样,孩子们的心率也是会变化的,尤其是在孩子们刚出生的时候到他们十岁的时候,变化是非常显著的。很多父母都想要知道自己的孩子的心率是否正常,那么,应该如何对孩子的心跳率进行检查呢?每一个父母都想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健康情况,尤其是在孩子们刚出生的时候,父母都会定期的带孩子们去做健康检查。在检查孩子的呼吸和血压的时候,同时也要对孩子的心跳率进行检查...

  • 小孩子公共场所赤身露体合适吗

    小孩子公共场所赤身露体合适吗

    小孩子公共场所赤身露体合适吗,孩子,儿童,时候,换尿布,感觉,为什么我,正常,公共,小孩子在公共场所赤裸身体合适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小孩没有什么关系,但也有地区竟将此视为违法。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以前的人们对此大大咧咧,而现在的爸爸妈妈更注重保护孩子的隐私。80年代中期的时候,我还只是一个小不点儿,小女孩们夏天在院子里穿个尿不湿外面套个灯笼裤跑来跑去。我在沙滩上的照片,都只穿个小比基尼,当然这很搞笑呢。我跟我的兄弟和小伙...

  • 一个孩子够没 衡量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一个孩子够没 衡量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一个孩子够没 衡量实际情况做出选择,孩子,时候,正常,时间,节育,焦虑,输精管,婴儿服装,很多家长想知道怎么决定是否要生第二个宝宝,是生子女好呢,还是有兄弟姐妹好呢?文章中的家长的经历或许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思考。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我丈夫和我在不久之前即我们的儿子奥利弗出生的时候决定要成为独生子女家庭。几年来生殖健康的困扰,坚信着生了一个孩子就像赢了一个强力球,我并不需要另一个中奖的机会。丈夫斯科特也认为我们这样能够避免兄弟姐妹之间不可避免的明枪暗箭。我们两个...

  • 活动,帮助孩子正向的自我发展

    活动,帮助孩子正向的自我发展

    活动,帮助孩子正向的自我发展,孩子,喜欢,商业,妈妈,发展,信息,用品,妈要,或许爸爸妈妈们没有注意,其实孩子之间的很多小小斗争都是与自尊有关的。童年的戏弄和叫骂等不利于发展孩子的自我形象,导致孩子们觉得自己不值得去爱。所以爸爸妈妈平常要多加留意,可以帮助对抗孩子的这种消极情绪,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人。1.“我的天赋”海报虽然所有的孩子都是有一定的天赋的,但他们自己往往很难意识到他们有能力使其与众不同。爸爸妈妈要鼓励你的孩子思考他们所拥有的技能,这可...

  • 如何让孩子的艺术天分不流失

    如何让孩子的艺术天分不流失

    如何让孩子的艺术天分不流失,孩子,方法,照片,材料,喜欢,地方,长时间,披萨,孩子们从小就展现出自己的艺术天分。他们非常喜欢动手,喜欢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塑像和图画。作为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艺术才能的空间和条件。本文着重讨论了这一问题并为家长朋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孩子们都是艺术家。他们运用各种材料来展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他们可能会画出下雨天的花园,在动物园中看到的长颈鹿,用粘土造出一只鳄鱼的模型。和用语言表达起来,他们更擅长用图画来表达自己的经历——因为...

  • 孩子的挑战性行为你还能无视吗

    孩子的挑战性行为你还能无视吗

    孩子的挑战性行为你还能无视吗,孩子,环境,孩子的成长,诱因,疲惫,材料,方法,安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父母需要认真观察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作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法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看着孩子一点一点长大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事情,但是,不要认为这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处理困难的行为(无论你的孩子是这种行为的发起者还是受害者)都令人担忧。然而,这对父母或保姆来说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你并非孤军奋战——在抚养孩子的日子里,处理日复一日的事情并非...

  • 父母教育孩子十诫需牢记

    父母教育孩子十诫需牢记

    父母教育孩子十诫需牢记,孩子,方法,教育,玩具,时间,孩子的智力,年龄,喜欢,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每个家庭的方法都不同,但是不论方法如何父母都要用心与孩子交流,当然在教育过程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总结起来有十诫需牢记。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每个家庭的方法都不同,但是不论方法如何父母都要用心与孩子交流,当然在教育过程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总结起来有十诫需牢记。1.教育上,需启发戒压制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个个都是“十万个为什么”。而面对求知欲如此强烈的孩子,父...

  • 科学选购太阳镜 夏日孩子不伤眼

    科学选购太阳镜 夏日孩子不伤眼

    科学选购太阳镜 夏日孩子不伤眼,太阳镜,孩子,镜片,儿童,近视,时间,视力,孩子的眼睛,夏季刚刚露出了自己的裙摆,太阳公公就配合着跳起了“热舞”。日益强烈的光线不仅刺激着孩子稚嫩的皮肤,而且也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一定的伤害。妈妈们,是时候给小家伙配一副太阳镜啦!观点:孩子需要佩戴太阳镜很多家长都认为给孩子防晒,只需要穿长袖遮住皮肤,戴帽子遮住脸蛋就可以,至于太阳镜似乎可有可无,孩子带更多是在耍酷罢了。爸爸妈妈的这种想法是否科学呢?在强光的刺激下,孩子的眼睛的确会...